研究报告

作者

陶然女士 (Megan Tao)
分析师

本科毕业於新南威尔士大学会计金融系,硕士毕业於香港大学金融系。现为辉立证券持牌分析师,主要负责TMT及半导体板块的研究,曾在证券公司和家族办公室工作。
电话: 22776515  
电邮咨询 研究报告及业务等相关咨询

盛业 (6069.HK) - 科技与数据双轮驱动,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观看次数1299
盛业(6069)
推介日期  2025年5月14日
投资建议 买入
建议时股价 $12.680
目标价 $17.500

公司简介

盛业是第一家在香港主机板上市的“AI+产业供应链”数智科技公司,在深耕基建工程、医药医疗、大宗商品等国家支柱行业的同时,也在积极布局电商、机器人、智算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采用“重交易、轻主体”的差异化模式,持续深化产业生态与资料链接,通过平台科技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获取周转资金并实现降本增效,并为企业客户提供包括订单及营销管理、智能收验货、供销存数字化、账期管理等在内的全方位的销售和供应链管理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与10多家大型核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连结超过160家资金合作方。通过过往十余年对科技和人才的持续投入,公司已经帮助超过18100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超过2490亿元订单和资金周转服务。

业绩摘要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约919百万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4.6%,主要由於一次性交易影响,部分被平台科技服务业务规模增长抵消;实现净利润约391百万元,同比增长36.9%;净利润率由2023年的30.0%增长至2024年的42.5%。分业务看,平台科技服务收入显着增长至347百万元,同比增长103.6%,主要由於平台生态连结持续加强及表外业务快速扩张。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从2023年的723百万元下降27.8%至2024年的522百万元,主要由於中小微企业客户的供应链资金周转需求更多透过平台链接的外部资金合作方解决。供应链资产再融资方面,截至2024年末,确认的收益为509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7050万元下降了27.8%。公司重视股东回报,拟派发 2024年股息每股 0.35元,派息率高达90.0%,同时公司於2025年派发特别股息,预计年内派发的股息总额将不低於9.4亿元。

业绩点评

市场规模不断扩张,政策强有力支持

近年来,中小企业数量规模快速壮大,截至2022年末,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比2018年末增长51.0%。2023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规模约为41万亿元,同比增长11.9%,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9%,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根据灼识谘询,随着强劲增长势头的持续,企业利用供应链资产优化营运资金和获得融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202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 52万亿元人民币, 2022年至2027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9.8%。目前,公司在基建工程、大宗商品和医药医疗三大核心业务板块中,存在超4万亿潜在市场规模及超150万潜在供应商,依托公司领先的供应链科技平台,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普惠金融作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国已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建设始於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2015年国务院出台首部国家级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战略推进进入新阶段。监管层面,原中国银保监会与央行在过去十年间,通过建立专项激励考核机制、实施差异化监管框架等制度创新,有效引导金融资源向普惠领域倾斜。最新监管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9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已达33万亿元,同比增幅14.7%,展现出强劲的政策效能。

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平台化转型开拓新增长点

公司立足国家战略导向,持续强化"产业深耕+科技赋能"双引擎发展模式。在巩固基建工程、医药医疗、大宗商品等实体经济发展主航道的同时,前瞻性布局跨境电商、智慧装备、算力服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潜在的市场规模合计超 10 万亿元,潜在的客户数量合计超 1000 万家。

在跨境贸易领域,公司建立起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数位供应链服务体系。通过与区域头部电商平台建立深度合作,创新构建"跨境供应链+产业金融"协同模式,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涵盖资金周转、物流履约、数位行销等环节的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帮助数百家电商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相关合作商家的店铺GMV实现显着增长。另外,公司通过战略投资辛巴达科技,共同推进服装产业全球化布局:一方面在土耳其、东南亚等地区建设智慧化生产基地,打造快速回应的柔性供应链体系;另一方面深度对接SHEIN、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助力中国服装产业带实现数位化出海。

在智算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公司协助人工智慧企业获取灵活高效的智慧算力服务,提供产业生态资源、算力账期管理和GPU采购融资支援等服务,并与数位鲸达成战略合作,计画通过供应链金融促进量产和提升销售,进而形成“产业投资-生态服务赋能”的全周期价值链条,持续释放产业协同效应。

领先研发实力带动AI应用全面布局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2.5亿元,推动公司科技服务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7.7%上升至37.7%,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动力。同时,公司拥有80项国家发明专利及电脑软体着作权,涵盖大数据、云计算、 人工智慧、算力等多方面的创新应用。凭藉充足产业资料积累,公司加速AI大模型应用,通过构建企业AI知识库、优化资产资金智慧匹配演算法及强化风控模型,管理层预计2025年运营效率提升超50%,人均服务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同时依托十多年积累的产业资料和客户资源,研发产业AI智慧体深度融入产业数字生态,助力中小微企业实现智慧市场分析、订单获取、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以此提升平台科技服务收入,推动集团向产业智慧生态升级。

投资建议

公司持续完善产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科技能力与资料要素的融合应用,构建起以交易场景为核心的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搭建基於交易实质的授信评估机制与数位化风控平台,创新打造"交易资料驱动、主体信用弱化"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该体系依托智慧化的产融协同平台,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同时,显着提升产业链运营效率,助力实体企业实现运营效率提升与成本结构优化。

2025年,公司将继续推动平台化转型进程,释放利润增长的潜力。因此,我们预测公司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28/1258/1299百万元,其中平台服务收入有望提高占比至50.0%,预测净利润分别为566/656/684百万元,对应EPS为0.59/0.68/0.7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18/17x;考虑到公司平台化转型成效显着,我们给予公司28倍2025年预测PE,对应每股目标价17.50港元,评级为“买入”。

汇率:人民币/港币=1.06

风险因素

1)融资需求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波动;3)新业务增长弱於预期。

财务资料

按此下载PDF版...

您想了解更多相关的期权策略?请按这里
研究报告由辉立证券集团旗下于香港证监会持牌的辉立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或辉立商品有限公司(「辉立」)所发报。本文所包含的资料均为辉立从相信为准确的来源搜集。辉立对有关报告所引致之任何损失或亏损概不负责。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只供参考用途,并没有法律约束力,亦不构成投资建议,邀约,购入,出售任何产品。
投资涉及风险,有可能损失投资本金。你应该咨询专业人士,就本身的投资经验,财务状况,个人目标及风险取向,以提供投资意见。各类产品的风立,请参阅本公司网页http://www.phillip.com.hk「风险披露声明」。
辉立(或其雇员)可能持有本文所述有关的投资产品。此外,辉立(或任何附属公司)随时可能替向报告内容所述及的公司提供服务,招揽或业务往来。
以上资料为辉立拥有并受版权及知识产法保护。除非事先得到辉立明确书面批准,否则不应复制,散播或发布。
返回页首
联络我们
请即联络你的客户主任或致电我们。
研究部
电话 : (852) 2277 6846
传真 : (852) 2277 6565
电邮 : businessenquiry@phillip.com.hk

查询及支援
分行资料
投诉程序
关于辉立
辉立简介
招聘人才
集团网络
辉立通讯
辉立频道
最新推廣
新聞稿
查数网
登入
研究部快讯
免费订阅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