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於同济大学工科,硕士毕业於华东师范大学金融贸系。现为辉立证券持牌高级分析师,主要负责汽车及航空板块的研究,曾获得《华尔街日报》亚洲区2012年度汽车及零部件最佳分析师第二名,擅长将行业前景与上市公司结合分析。
Bachelor Degree in Tongj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Master Degree i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Currently cover automobile and air sectors. Having worked in research for years and is good at combining analysis for the companies with industry prospects.
电话: | 86 21 51699400-103 | 电邮: | zhangjing@phillip.com.cn | |
![]() |
投资建议 | 买入 |
建议时股价 | $44.480 |
目标价 | $54.300 |
上海保隆科技起家於汽车气门嘴业务,之後顺应汽车发展趋势,不断扩张产品线,相继涉足车轮平衡块、排气管件、轻量化结构件,TPMS(胎压监测系统),以及传感器,ADAS(即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主要是视觉产品,毫米波雷达等),空气悬架等汽车智能化领域。公司的传统业务气门嘴、平衡块、排气管件、TPMS的市场占有率位於细分市场前列,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是目前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新兴业务包括传感器、空气悬架、ADAS等智能驾驶相关零部件和液压轻量化结构件,是目前公司大力发展的核心方向,也是未来收入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空气悬架及传感器业务持续高增,带动营收快速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保隆科技实现总收入50.2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20.96%,单季度来看,Q1/Q2/Q3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83/17.01/18.43亿元,同比分别+24.94%/+18.97%/+19.75%,收入持续维持较高速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空气悬架及传感器等新兴业务快速爬坡放量,同时传统业务TPMS也录得佳绩。主要下游整车厂客户如比亚迪、小鹏、智界、理想的强劲销量,为公司产品销量的快速爬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具体分业务来看,前三季度,公司的几大分部TPMS/汽车金属管件/气门嘴/空气悬架/传感器的收入分别达到16.21/11.17/5.88/6.28/4.71亿元,同比分别+21.23%/+6.23%/+6.49%/+28.86%/+38.03%。公司已成为气门嘴、平衡块、排气管、TPMS等细分领域的全球领先供应商之一。
股权激励费用等因素令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後续有望改善
前三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录得2.49亿元,同比-26.62%,Q1/Q2/Q3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8/0.8/1.0亿元,同比分别-27.16%/-11.40%/-35.21%。归母净利润承压,主要系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增加股份支付费用,且毛利率按年下滑,同时叠加了去年股权投资收益基数较高。
2024年前三个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9.45%/25.08%/24.6%,同比分别+1.21/-2.31/-3.55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主要因为空气悬架及ADAS等毛利率较低的产品增长较快令其占比提升所致,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影响了出口业务的盈利能力。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9.6%,同比+0.8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47%/6.61%/8.31%/1.23%,同比分别+0.16/+0.17/+0.83/-0.29个百分点,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增加均主要由於股权激励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和加大研发投入所致。根据公司公告,2024H1确认股权激励费用约7712万元,Q3确认3422万元,Q4激励费用预计为1325万元,全年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约1.24亿元,而2025年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约0.38亿元,随着股权激励摊销额的下降,规模效应显现,公司期间费用率有望改善。
轻量化与智能化产品双轮驱动
据公司公众号,2024年以来公司陆续收获多个定点项目,订单连超预期,产品涵盖TPMS、空气悬架系统前後空气弹簧总成、控制器、数字高清摄像头、双目立体摄像头和轮速传感器等顺应时代潮流的轻量化和智能化产品,客户包括自主品牌车企、新能源车企、全球头部车企和全球高端品牌车企等。预计未来空气悬架等新兴业务将加速增长,得益於规模效应和自制率提升,盈利能力也就随之持续提升。
公司24年10月底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3.9亿元,主要用於空悬系统智能制造扩能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有助於公司扩充产能,节省财务成本。我们认为,随着汽车轻量化和智能化需求增长,未来几年公司业绩有望进入爆发期。
中长期维度来看,公司传统业务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受益於前瞻性布局和累积竞争优势的新兴业务有望开启公司新一轮高增长周期。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的每股盈利分别为1.89/2.72/3.62元人民币,目标价54.3人民币元对应2024/2025/2026年28.8/20/15倍预计市盈率,给予买入评级。(现价截至3月21日)
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拖累零部件需求
新业务推进进度低於预期
汇率波动
原材料价格上涨